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
(1)请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 向左滑时接入电阻变大)。
(2)小明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放在最 (选填“左”或“右” 端。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示数且不变,原因可能是 。
(4)接着小明取来三只阻值分别 、 、 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他将电阻 换成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的目的是 。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 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 ,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6 |
凝固点 |
0 |
|
|
|
|
|
|
|
|
|
|
0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 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 ,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准确 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冰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如图,最近有报道,奇男子方恕云凭借一根不经任何加工的毛竹横渡富春江。
(1)已知人与手上物体的总质量为 ,他两只脚站在毛竹上的受力面积是 ,求他对毛竹的压强。
(2)若他所用的一根毛竹质量为 ,体积 ,则他能否实现水上漂行?
在冬天学校为了让师生能喝上热水,买了多台电热水壶,其铭牌上标有“ ”字样,求:
(1)一台电热水壶正常工作 消耗的电能。
(2)若电热水壶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那么一台电热水壶 内可将质量为多少 初温为 的水加热到 .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干爽与潮湿
水面上方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过程:一方面,水分子从液面飞出来,另一方面,有的水分子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
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半后,把瓶盖拧紧,随着水的不断蒸发,水面上方的水分子数目不断增多,回到水中的水分子也逐渐增多,最后,当气态水分子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数等于从水面飞出的水分子数。此时,水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大,水蒸气产生的压强不变,谁也就不再减少,水与水蒸气间达到平衡状态,蒸发停止。
处于平衡状态的水蒸气叫水的饱和汽。在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水的饱和气压 , 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运动加剧,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原来的平衡被破坏,液体能继续蒸发,水蒸气的压强继续增大,直至到达新的平衡。
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们对与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 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 的比值 。因此,人们用 来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 越小,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快,感觉干爽; 越大,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慢,人就感到潮湿。
(1)水蒸发时, (有 没有)水分子从空气进入水中。
(2)下列能表示水的饱和气压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3)文中半瓶矿泉水上方形成了水的饱和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水分子不再从水面飞出
.水蒸气的压强小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
.温度升高时,水蒸气的压强增大
.温度升高,水面上方再次形成饱和气压后,从水中飞出的分子数大于回到水中的
(4)6月1日,我市早晨6时气温为 , ;下午14时气温为 ,若当天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 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下午14时 可能大于1
.下午14时 一定小于0.96
. 大于 时水的饱和气压
.人感觉下午14时比早晨6时潮湿
(5)用短文中知识,解释在潮湿天气里衣服不容易晾干的原因。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