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1)实验现象为 ,甲同学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小组内其他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完善,理由是 。
[探究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表
加入盐酸体积V/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混合溶液温度 T/℃ |
15.2 |
19.6 |
22.0 |
26.0 |
28.2 |
26.7 |
25.7 |
24.7 |
23.7 |
22.9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
(5)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6)丙同学将甲同学和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具体的操作为 。
[探究三]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分步反应
[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反应完后才发生第二步反应。
丁同学向106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7)A→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若B点横坐标为150,则其纵坐标为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世界。
(1)减少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雾霾天气的发生。
(2)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是。
(3)春季停止供暖后,暖气管道最好注满水以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4)农家院食品有鱼、大米、黑木耳、山野菜等,这些食品深受游客喜爱,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5)NaOH的俗称是,它可用于制备消毒剂(NaClO),
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
(6)为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施加适量的(填俗称)。
(7)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例如,缺元素可能引起佝偻病。
三瓶没有标签的白色粉末是Ba(NO3)2、MgCl2和CaO。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鉴别,并贴上标签。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供的试剂有:蒸馏水提供的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上述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____
(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金属单质 |
铜 |
铝 |
锌 |
铁 |
铅 |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
99 |
61 |
27 |
17 |
7.9 |
密度/(g·cm-3) |
8.92 |
2.70 |
7.14 |
7.86 |
11.3 |
熔点/℃ |
1083 |
660 |
419 |
1535 |
328 |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
2.5~3 |
2~2.9 |
2.5 |
4~5 |
1.5 |
分析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粉末由红色变为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
(1) 葡萄糖酸锌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
(2) 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其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现有一支2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葡萄糖酸锌45mg,那么这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为mg。
下图是某工厂生产烧碱的主要流程。
(1)X的化学式为。
(2)该厂生产过程中煅烧了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12t,理论上可制得氧化钙t。
(3)足量的A与纯碱在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经测定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9.2%,还含的少量的杂质,杂质是,原因是。
(5)滤液2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你的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