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K2SO4:(2)K2SO4和
[设计实验]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方案1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然后加入过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
可观察到溶液中有 气泡 产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猜想(2)成立 |
方案2 |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
|
方案3 |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
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 . |
[发散思维]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物质是 (填选项)。
A.Ba(NO3)2 B.锌粒 C.Cu D.盐酸
戊二醛(C5H8O2)是新一代消毒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戊二醛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 。
(3)10g戊二醛恰好完全燃烧需要 g氧气。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操作步骤: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得到如图二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曲线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段)的操作是 。
(2)曲线2对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图二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1体积水中溶解CO2的量约为1体积
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C.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40%NaOH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某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某学习小组欲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设计了以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发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
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过滤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吸附的HCl和 (填化学式)。
(3)反应Ⅱ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 (答出一种即可)。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某学习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放入14支试管中,分别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pH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颜色 |
粉红 |
粉红 |
粉红 |
浅紫 |
浅紫 |
紫 |
紫 |
蓝 |
蓝 |
深蓝 |
深蓝 |
灰绿 |
黄 |
黄棕 |
实验二:室温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
实验结果如下:
物质 |
稀盐酸 |
牛奶 |
蒸馏水 |
炉具清洁剂 |
颜色 |
粉红 |
紫 |
紫 |
黄 |
回答下列问题:
(1)炉具清洁剂的pH为 。
(2)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 。
(3)小苏打溶液的pH为8.3,向小苏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