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燃料等是我们学过的重要物质,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能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写出稀盐酸除锈反应方程式 ,溶液的酸碱性,对生活、生产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把pH 为酸雨;
(2)现有:火碱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CuSO4溶液、稀硫酸,从以上5种物质中选出一种碱与一种盐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
(3)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对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A同学假设只生成CO2,B同学假设只生成H2O,有同学认为A、B同学的假设都不完全正确,请你提出合理的猜想 。
②实验验证:为了验证你的猜想,可以将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 进行检验(填物质名称)。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
(1)仪器m的名称是 ,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要图B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 (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3)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 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
(4)向图D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 (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图A中,可观察到 (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
(2)图B中 (填“左”或“右”)边试管发烫。
(3)从图C中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D中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g,试计算。
(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把该50g该溶液,稀释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
(3)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
(1)小组用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了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
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离子
猜想三:生成物起到促进作用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①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 不正确。
②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刘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发生后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刘得出猜想 正确。
(3)小王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 。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 (填序号)。
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O 2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3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 (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