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
(1)小组用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了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
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离子
猜想三:生成物起到促进作用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①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 不正确。
②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刘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发生后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刘得出猜想 正确。
(3)小王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 。
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 2CO 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 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 2CO 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 。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 2SO 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 。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
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CO 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 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 (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有两位同学对图甲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其中可行的是 .
当前,衢州多地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投入使用就是一例,机组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驱动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天然气产生的一部分蒸汽被用于蒸汽发电.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它是最简单的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
活性碳酸钙(CaCO3)和炭黑(C)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在不同的橡胶制品中,对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投料比有不同的要求.现有一份由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组成的橡胶填充料样品,为测定其中活性碳酸钙的含量,小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样品4.0g,置于甲中的硬质玻璃管内,乙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电子称的示数稳定在150.0g;
④继续保持氧气通入,点燃酒精喷灯,加强热;
⑤充分反应后(C被完全氧化,CaCO3被完全分解),最终电子称的示数稳定在152.2g;
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的氧气可以在实验室中利用 分解得到.
(2)步骤③中先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3)计算样品中活性Ca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