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2)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变绿色,即生成了"铜绿"[化学式:Cu x(OH) yCO 3].

小明和小丽为了探究"铜绿"的组成,查阅资料:"铜绿"受热易分解生成CuO、CO 2和H 2O.他们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2.2克"铜绿",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把产生的气体全部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的溶液,发现浓硫酸增重1.8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4.4克.

根据以上实验.他们推断出:x=   ,y=   ;铜与潮湿空气中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小明和小丽分别取24.0克氧化铜,用CO还原制铜,小明得到19.2克红色固体,小丽得到20.8克红色固体.他们质疑:为什么两人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不相等?

查阅资料:

Ⅰ.CO还原CuO时也可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Cu 2O)

Ⅱ.Cu 2O+H 2SO 4(稀)═Cu+CuSO 4+H 2O

他们分析推断:

①一致认为   (填"小明"或"小丽")的产物中没有Cu 2O;

②用CO还原a克Cuo得到红色固体b克,若红色固体为Cu和Cu 2O的混合物,则a与b的数量关系是     

③还可以简单的实验验证红色固体是否有Cu 2O,请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1)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  

(2)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图2是用煤合成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中方框丁中微粒的图示为  ,甲对应的物质表现出了  性。

(3)类价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从含碳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完成下列表格:

转化类型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用途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工业炼铁

碳元素化合价不变

NaHCO3+HCl=NaCl+CO2↑+H2O

  

根据所示的实验和提供的数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求:

(1)a的质量  g。

(2)b点溶液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保持车厢的卫生。高铁酸钠(Na2FeOx)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

(1)已知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x的值为  

(2)  克的高铁酸钠中含有4.6克的钠元素。

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 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  克。

(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