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酸碱等溶液的性质,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分别试验乙醇、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实验灯泡不会发光,该组实验烧杯中装的药品是 。
(2)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 和 等带电的粒子,所以可以导电。
(3)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硫酸、盐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都能解离出 。
(4)往装有H 2SO 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Ba(OH) 2溶液至过量,滴加过程中国测得烧杯中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从图中b点除了表示温度最高、放出的热量最多,还可以表示 。滴加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灯泡发光的情况为 (填字母序号)
A.亮度保持不变 B.逐渐变暗至熄灭 C.逐渐变亮
D.由亮变暗至熄灭再逐渐变亮 E.由暗变亮再变暗至熄灭。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4)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 。写出F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用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除选D外,还可以选 。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1)生铁和钢是两种含碳量 的铁合金(填“相同”或“不同”)。
(2)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良好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A.镀铬水龙头
B.铸铁暖气片
C.黄铜钥匙
(3)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这一方法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焊接钢轨的反应原理是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已知氧化镁和氧化铝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现有氧化镁、氧化铝和铁的混合物9.9g,向其中加入24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54.8g溶液,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为 g。
现有A~F六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1)从外观上观察,F呈黄色,则F为 。
(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 个反应,C为 ,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0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分别加入10%的稀硫酸17.5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则E为 溶液(填化学式)。
(4)将六瓶溶液贴上标签。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某小组选取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选取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填“m”或“n”)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