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主要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 2O 2NaOH+H 2↑+Cl 2↑.在20℃时,取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产生氯气(化学式为Cl 2)14.2kg.请你计算.在上述过程中同时产生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中有一瓶部分变质了的NaOH溶液,小丽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Na2CO3的质量分数,现取20g待测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CaCl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B点处所得溶液中溶质有
(2)若加入的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1.1%则需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求待测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0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主要原理是:I.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使氨气、水和CO2发生化合反应而生成NH4HCO3溶液;II.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会析出溶解度较小的小苏打固体并得到化肥溶液;III.加热析出的固体制取纯碱。此法经过调整并应用于化工产业,某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完成下列填空:
(1)“联合制碱原理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如图的流程中,先加Ca(OH)2溶液的目的是,再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3)“操作1”的名称是,“氨化溶液”后,溶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有利于吸收“气体A”,气体A为(填名称)。
(4)利用“270℃以上小苏打完全分解,纯碱受热不分解”的性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所购纯碱(假设所含杂质均为小苏打)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20.00g干燥的固体样品放入坩埚,300℃恒温加热至质量不变,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质量为19.38g。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分)某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12.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 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g
m
58.4
82.6
107.6

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 g。
(2)第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是 g。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9分)盐酸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冶金等行业。
(1)实验室使用的稀盐酸通常都是将浓盐酸用水稀释而成的。现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4.6%的稀盐酸100g。步骤为:计算、、稀释。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从10、50、100中选取)rnL的量筒。最后将稀盐酸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填字母序号)。
A.100gB.14.6% C.稀盐酸
(2)若用上述所配稀盐酸(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制取氢气,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写出具体计算过程,注意格式)
(3)该稀盐酸还可用来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质量。将该铁皮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此时可认为锌己反应完全,铁还未参与反应),洗涤,烘干,称量,减少的质量即为锌镀层的质量。下列实验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铁皮未及时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B.铁皮未洗涤干净,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C.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4)取用上述所配稀盐酸25g与5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相混合(含2滴酚酞试液),混合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发6.5g水(此过程中无晶体析出),求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注意格式)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取2个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2)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内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完成下表:


气体体积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时的现象
正极端玻璃管
mL

负极端玻璃管
10mL

(3)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来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一定条件CO+3H2。若用该方法制取150kg氢气,消耗甲烷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