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如图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
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
B. |
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
C. |
①、③、④表示的是原子 |
D. |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
加水溶解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 B.氯化银 | C.食用油 | D.蔗糖 |
下列化学符号里的“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3N | B.3H2 O | C.NH3 | D.O3 |
金属活动性在Mg和Zn之间的金属是
A.Ca | B.Fe | C.Al | D.K |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红墨水中的色素 | B.天然气燃烧 |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 D.食物腐烂 |
下列字母A~E表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
已知:①CaCl2、NaCl溶液遇酚酞不变色,Na2CO3溶液遇酚酞显红色;
②Na2CO3 + CaCl2CaCO3↓ + 2NaCl。
(1)A由3种元素组成,常用于建筑材料和改良酸性土壤,A的俗称是。
(2)B是一种氧化物。向 D的溶液中加入固体B,固体溶解同时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B的化学式为。
(3)向D的溶液中加E的溶液,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D的溶液中加A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仍为无色,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写出所有可能)。
(5)将(3)和(4)所得溶液混合,得到溶液X,依据混合过程中观察到的冒气泡及的现象,可以确定溶液X中的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