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待测

7.2

2.0

反应后待测的B的质量是   克,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2)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按下表做实验,请根据现象判断A、B、C、D四种气体分别是以上哪种气体,把答案写在表格的最后一栏“你的判断”里。

气体
气味
颜色
伸入燃着的木条
倒入澄清石灰水
你的判断
A


熄灭
无变化

B


仍燃烧,无明显变化
无变化

C


熄灭
变浑浊

D


仍燃烧,且燃烧更旺
无变化

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形中的明显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形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错误改正后,进行实验:
(3)往容器中装入高锰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试管加热的方法正确的是: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氧气瓶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氧气完毕,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