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
B |
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
C |
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
D |
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
将铜丝浸入AgNO 3溶液中,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再将另一根铜丝浸入FeSO 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
| B.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
|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
|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1 |
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C和D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
| 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 |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
| A.①⑥ | B.②③⑤ | C.③⑤ | D.②③④ |
小红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记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覆盖铜绿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
|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
|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