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硝酸钾常用于配制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如图是KNO 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T 1℃时,称量6.0g KNO 3,加入20g水,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将上述溶液由T 1℃加热至T 2℃(忽略水的蒸发),有关溶液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为饱和溶液         b.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某同学在T 1℃时,称量6.0gKNO 3,加入20g水,搅拌却发现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不溶,该现象可能是下列哪些操作引起的   (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俯视读数               b.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仰视读数

c.称量KNO 3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    d.向烧杯中倾倒水时,有水溅出

(4)请写出一种能使(3)中固体全部溶解的措施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应处理后排放。32g硫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CO2+Na2CO3+H2O═2NaHCO3

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Ca(OH)2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21.8

9.6

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20℃时,在盛有5g Ca(OH)2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烧杯中。

(1)向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B烧杯中通入CO2,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实验拓展]

(4)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测得其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AB段的实验现象是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二氧化碳通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设计和实验]20℃时,甲、乙两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变浑浊,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X.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

[解释与结论](1)经分析X是NaHCO3.实验过程中,Ⅰ中产生的现象是  

乙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无明显现象,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Y.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Ⅱ中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2)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结合分析Y的成分说明理由   。Ⅰ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常温下,向盛有100.0g K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pH计(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60.0

80.0

100.0

120.0

烧杯中溶液的pH

13.7

13.3

7.0

0.7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求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a2CO3的NaOH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a2CO3的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Ⅱ.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

方案甲: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O2的质量,计算。

方案乙: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O2的体积。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和足量稀硫酸分别置于Y形管a、b处(此时量气管液面在零刻度处),倾斜Y形管,使反应发生,待样品反应完全,测出生成CO2的体积,计算。

[分析与讨论]

(1)方案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为测出生成CO2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反应前后分别称量装置   (填装置序号)的质量。方案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应   ,然后根据液面读出生成CO2的体积。

(2)小红同学认为方案甲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3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填装置序号)。

(3)小青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   ,计算。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设计实验方案应使实验简便、误差小。

我市覃塘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3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石灰石样品/g

25

15

1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316.2

326.8

m

请回答:

(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2)表中m=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