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

氢气、氯气都有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

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

C.

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

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两种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属于单质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生成的物质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2011年9 月29日,“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上太空,火箭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并用四氧化二氮(化学式N2O4)作强氧化剂,有关这两种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B.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氮元素
C.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
D.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C.Mg(+2)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再将导管伸入烧杯内水中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如图为课本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中,当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对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相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绢上的水气化吸热,使手绢表面温度低于棉布着火点
D.酒精着火点高于棉布的着火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