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碳卫星"将于2016年8月发射,主要任务是监测各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燃料的大规模开发使用.
(2)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利用CO 2和NH 3生产尿素的反应:CO 2+2NH 3 CO(NH 2) 2+X,则X的化学式为 .
(3)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是 (填序号)
①焚烧纸质垃圾 ②步行上学 ③用电动牙刷刷牙.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2)常用 检验水样是否属于硬水. 若为硬水,常采取 的方法降低硬度.
(3)炒菜时锅中的油起火燃烧,若向燃着的油锅里加水,不但不能灭火,还会使油滴飞溅出来燃烧更加剧烈,其原因是 .正确的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根据图所示信息进行计算.
假设:稀硫酸转移完全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
(1)生成H2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 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Al(OH)3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其反应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现向100 g 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原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 。
(2)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生成NaCl的质量是多少?
(3)m2=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是一瓶什么溶液?
【猜想与假设】海天同学的猜想是Na2SO3溶液;刘浩同学的猜想是Na2SO4溶液;你的猜想是 (写一种)。
【查阅资料】
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水,但要溶于稀盐酸。
Ⅱ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BaSO3氧化成BaSO4。
ⅢNa2S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SO2,S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进行实验】
Ⅰ海天同学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而刘浩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 。
Ⅱ刘浩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再滴加过量稀硝酸,现象为 ,刘浩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
Ⅲ卓玛同学对刘浩同学的猜想又提出了质疑,她认为加BaCl2和稀硝酸,Na2SO3也会产生沉淀,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1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 |
|
无 |
步骤2 |
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
此溶液不是Na2SO4 |
步骤3 |
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
写出卓玛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