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硫酸铜,小艳同学取水样后进行研究性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艳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蓝色沉淀,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是小艳记录的该工厂处理利用废水的简要流程:
操作Ⅰ的名称是 ,溶液B中的溶质是 。
茅岩莓茶是张家界市的名优土特产,含有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和含量较高的功能性成份黄酮。长期饮用莓茶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二氢杨梅素是莓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黄酮,其化学式为C15H12O8 ,试计算。
(1)二氢杨梅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二氢杨梅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氢化钙(CaH2)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为进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 ;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 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
【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1)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 。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 (填“滤纸”或“烧杯”)中。
(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
(5)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 (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以下操作及实验现象能证明加入的盐酸为过量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 (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 B、紫色石蕊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加热的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 现象。步骤①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 (填化学式)。环保处理最好釆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食盐水 C、石灰乳
(2)写出步骤④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步骤③和④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
(4)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 (填“高”或者“低”)。
(5)取少量的溶液C,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填字母序号)。
A、硫酸镁 B、硫酸锌 C、硫酸铜 D、硫酸铜和硫酸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