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列实验图1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 (填字母)。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如图2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往100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
(1)a→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 发生反应。
(2)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10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一),并不断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二所示。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1)m点的数值是 。
(2)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 反应。
(3)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4)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 2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
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学习小组对其组成展开探究。现取24g纯碱样品,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96g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20g。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通过已知数据,能求出的量有 (写字母序号)。
A.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B.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
C.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D.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紅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1)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查阅资料: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
[提出问题]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与分析]
假设1:可能是氢氧化镁与N2或O2发生了反应。
假设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
假设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
由碱的性质可知,假设1不成立。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取上述紅色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
① |
假设2成立 |
2.取上述红色溶液,② ,③ 观察现象。 |
红色褪去 |
假设③成立 |
[拓展延伸]
(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请解释其原因: 。
(4)除上述金属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 也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上述现象(举一例即可)。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废弃的黄铜(铜锌合金),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为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2)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
①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溶液。
(3)如图2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
①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
a.收集气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将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 d.从长颈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写字母序号)。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因加入的药品量不足,致使集气瓶内剩余少量水。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和不添加药品的前提下,请帮他想出种解决的方法 。
(4)操作b的顺序为蒸发浓缩、 过滤、干燥。
(5)下列测定稀硫酸pH的操作正确的是 (写字母序号)。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稀硫酸中
B.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C.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稀硫酸,滴在pH试纸上
D.根据试纸显示的颜色估算出溶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