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验证酸与碱反应生成水”是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研究主题,请完成以下相关问题。
【知识回顾】实验证明酸与碱可发生中和反应,如图从微观角度说明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提出问题】盐酸、硫酸等酸以酸溶液的形式存在,酸溶液与碱反应时,无法判断生成物中有“水”生成。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酸与碱发生反应生成了“水”?
【查阅资料】冰醋酸即无水醋酸
蓝色硅胶遇水变红
【实验原理】CH3COOH+NaOH═CH3COONa+H2O,是冰醋酸与NaOH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在水溶液中可解离出自由移动的CH3COO﹣和Na+。
【进行实验】将适量的冰醋酸(CH3COOH)、NaOH固体及几粒蓝色硅胶置于试管中,塞上橡皮塞,轻轻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
【提出质疑】上述实验及实验现象,能说明“水”是化学反应生成的吗?该结论不严谨!
【解决方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思考,应在下列2个实验的基础上,再做上述实验。
实验方案(写出所用试剂即可)、实验现象 |
|
实验一 |
试剂与现象: 试 |
实验二 |
试剂与现象: |
【交流讨论】
(1)上述设计采用了 的实验方法。
(2)冰醋酸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后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能够导电,是因为 。

石灰石和铁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生产轻质碳酸钙的主要过程:①煅烧石灰石制得氧化钙; ②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 2]; ③石灰乳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钙.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
(3) 取6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g.
(4)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到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其主要的成分是FeO和Fe 2O 3,当FeO和Fe 2O 3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1:2时,该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效果最好,此时FeO和Fe 2O 3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 (填化学式)
(2)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 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 这种物质是 (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①溶解 ②称量和量取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
(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④取0.4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 3.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填字母)。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 。
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金属硬币 B.铝制导线 C.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植物油中
(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 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在下列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属于单质,A为黑色固体,C属于盐.
①甲+乙
B ②甲+丙
A
③A+D→C+B ④C+E→Cu(OH) 2↓+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乙 ;B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