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 B. |
用氢氧化钠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
| C. |
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
| D. |
用自来水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 A. |
硫粉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氧化镁 |
| C. |
干冰放置在空气中有白雾出现 |
| D. |
铜片加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出现 |
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 |
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中和” |
| B. |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 |
| C. |
建造潜水器外壳所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等特点 |
| D. |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与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 还原 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 中不断通入 ,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d点对应固体为 ,其质量为3.36g |
| B. |
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
| C. |
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
| D. |
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走近千年文物,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 的环境中易生成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锈层物质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铜绿中含有 、 、 、 四种元素 |
| B. |
与 、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
| C. |
青铜器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
| D. |
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