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腐蚀的溶液A(如图),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与样品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 A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①CaCl 2,② 。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
猜想①正确 |
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 过滤后的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NaCl、CaCl 2;小红的猜想:NaCl;你的猜想:
【设计实验】请设计对"你的猜想"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你的猜想正确 |
[思维拓展]为防止标签被腐蚀,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也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下面归纳了初中化学有关铁的知识。
(1)比较生铁和纯铁,其中硬度较大的是 。
(2)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在生铁冶炼过程中,焦炭参与了下列反应:
①C+O2CO2 ②C+CO2
2CO
其中为冶炼生铁提供热量的反应是 (填序号)。
(3)物质甲的阳离子符号是 。
(4)若铁与物质乙反应时,火星四射,则生成物中固体的化学式是 。
(5)若固体为红色单质,则铁与物质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任写一个)。
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 、石油和天然气等。
(2)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 。
(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
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还原时还原尾气可以是CO、H2等,存在如下反应:5CO+Ba(NO3)2═N2+X+5CO2
①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②X的化学式是 。
(2)储存时,部分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NOx(如NO、NO2)的物质是 。
(3)NO气体通过NSR技术转化为N2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
某同学发现家里的铜质水龙头表面出现了一层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层锈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 2(OH) 2CO 3],并对Cu 2(OH) 2CO 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种黑色固体。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提出猜想】该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作出以下猜想:
①可能是碳 ②可能是氧化铜 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他猜想的依据是 ,且碳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
【实验探究】实验Ⅰ:按如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 2O和CO 2(图中夹持装置省略)
实验Ⅱ:为验证猜想,他做了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及结论】
实验Ⅰ中: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的依据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物中有 生成。
实验Ⅱ中:因为 且溶液变成蓝色,所以猜想②正确,故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上述实验及结论分析可知,铜质水龙头生锈过程中与水、二氧化碳、 有关。
【实验反思】为了防止铜质水龙头生锈,通常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拓展应用】依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及所学酸碱盐的知识,该同学认为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铜质水龙头表面的锈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高纯氧化铁[Fe 2O 3]又称"引火铁",可作催化剂,在现代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前景。以下是用赤铁矿(含少量不溶于水的SiO 2等)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氨水呈碱性(主要成分NH 3•H 2O是一种碱);(NH 4) 2CO 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易分解。
(1)写出高温时赤铁矿中的Fe 2O 3与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①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入(NH 4) 2CO 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4)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 ,使加入的(NH 4) 2CO 3能顺利发生复分解反应而生成FeCO 3,则②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用蒸馏水洗涤FeCO 3的目的是除去表面附着的杂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BaCl 2溶液,无 产生(填现象),即为洗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