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让同学们过好传统佳节一一端午节,特意将中考提前一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庆祝端午佳节,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传统食品一一皮蛋。制作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有: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将他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得到皮蛋料泥。料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步骤②的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
(3)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镁不仅能与水反应还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小组同学对此产生兴趣,他们将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氯化铵溶液中并加热,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为确定生成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2)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H2和N2
猜想二:N2和NH3
猜想三:
[进行实验]
步骤一:小组同学闻气体气味,发现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则猜想 不成立。
步骤二:同学们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A装置中除去 ,再将剩余气体依次通入B、C、D装置中,一会儿后,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铜,观察到B中溶液不变色,C中无明显现象,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试管口有小水珠。装置C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猜想 成立。
[拓展延伸]经过讨论,小华同学认为用点燃木条检验气体的方法代替装置D也能达到相同的探究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 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或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 (合理即可)。
(4)装置F中的气球是“魔幻可变气球”。实验前,装置F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 边(填“左”或“右”)分液漏斗的活塞并轻轻振荡集气瓶,可观察到气球变大。
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向100g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Si,充分反应后生成0.4g H2.求:
(1)参加反应的Si的质量。
(2)该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2CO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Na2CO3和NaCl
[实验探究]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 |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①猜想 不成立 |
实验二 |
②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③ |
猜想三成立 |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2)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44g,则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如图1为实验室常用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当气泡 时开始收集。
(3)已知浓氨水和生石灰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得易溶于水的NH3.用该法制NH3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收集装置是 (填标号)。
(4)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①不支持燃烧;②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