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麦芽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则每个麦芽糖分子中氢、氧原子的最简个数比为 ,麦芽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华为检测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的实验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与稀盐酸接触不产生气体。)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②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60mg维生素C.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 ;
(2)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料准备:
I.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Ⅱ.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实验准备:
请回答:
①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 ;(填序号)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 ,装置E的作用 ;
④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蓝色,原因是 。
(2)小凡同学利用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两种试剂,从硫酸钠、硫酸镁和氯化镁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溶液中鉴别出硫酸镁溶液,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齐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三支洁净试管,分别倒入三种无色溶液,然后滴加 ,振荡,观察现象; |
|
|
(2) |
|
|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室温下,某实验小组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操作。
请填空:
①计算:需Na2CO3 g,水 mL(室温时,水的密度的为1.0g/mL)。
②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碳酸钠粉末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左,此时应 (填写序号A、B、C之一)。
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增加适量Na2CO3 C.减少适量Na2CO3
③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Na2CO3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
这样得到的溶液即是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
(2)室温下,实验小组的同学把上述配制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100g CaCl2不饱和溶液的烧杯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Na2CO3溶液53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的为 (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10%的Na2CO3溶液106g时(即图中B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明在登山的过程中发现山上的岩石是红色的,他根据所学知识猜测岩石中可能含有氧化铁,为了验证猜想并到测定其含量,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一定温度下,CH 4可将Fe 2O 3还原为单质铁,若温度控制不当,还可生成少量的Fe 3O 4.②单质铁和Fe 3O 4均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1)小明利用A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酒精喷灯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H 4,目的是 。
(2)小明将A装置中得到的固体经过水洗、过滤、干燥处理后,再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仪器a中的现象为 ,从而得出了岩石中含有氧化铁的结论。
(3)小明将反应后的B装置冷却到室温,根据量筒内水的体积V(产生气体的体积),通过有关计算求出了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评价反思】
实验后小明经过认真反思,认为:
(1)在实验中对甲烷的使用没有"物尽共用",请你给出一条合理建议: 。
(2)若B装置的固体含有一定量的Fe 3O 4,则会导致测得的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请你利用处理后的固体,CuSO 4溶液、磁铁等试剂及用品,结合资料所给信息,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含有Fe 3O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