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选用的一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 ;
(2)步骤④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 ;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4g大理石样品(主要成分是CaCO3)于烧杯中,将50克稀盐酸分成5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已知大理石样品中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得到如下数据: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g |
22.8 |
31.6 |
40.4 |
49.6 |
59.6 |
试计算:
(1)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 g;
(2)实验最终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第4次加入10g稀盐酸所产生气体的质量 g。
大蒜中的有效成分之一硫化丙烯具有一定杀菌抗病毒功能。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中碳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
化学兴趣活动课中,同学们对过氧化钠可为潜水、宇航等缺氧环境工作人员提供氧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同学们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实验装置后,发现除生成氧气外,还有固体物质存在。老师介绍说,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盐。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化学式为Na2O2。
常温下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还能与盐酸等物质反应生成氧气。
【猜想】反应后的固体是:
I.碳酸氢钠;Ⅱ.碳酸钠;Ⅲ.碳酸钠和过氧化钠
【讨论交流】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为猜想Ⅰ肯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步骤一 |
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
猜想Ⅱ成立 |
步骤二 |
取少量步骤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
写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小华认为,直接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就可以验证猜想。同学们认为这样做不合理,理由是 。
下列实验装置常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
(2)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A、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②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③在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若要用C装置盛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