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现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溶液,为了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用一个洁净的小烧杯取该溶液100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少了0.4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试求:
(1)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该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
(2)锂是最轻的金属,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如图 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锂离子,锂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
(3)沈阳地铁的修建使用了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氧化铁变成铁时,铁元素化合价的具体变化是 。
(4)金属的应用与金属活动性密切相关。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现有试剂:铁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稀硫酸。(金属均已打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
某化学小组初步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变化和获得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
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阳离子 |
OH ﹣ |
NO 3 ﹣ |
Cl ﹣ |
SO 4 2 ﹣ |
CO 3 2 ﹣ |
H + |
溶、挥 |
溶、挥 |
溶 |
溶、挥 |
|
K +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Na +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Ca 2+ |
微 |
溶 |
溶 |
微 |
不 |
Cu 2+ |
不 |
溶 |
溶 |
溶 |
﹣﹣ |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Ⅱ.氢氧化钠的工业制法: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
2NaCl+2H 2O 2NaOH+H 2↑+Cl 2↑
[性质与变化]
(1)上表★处"溶"对应的物质是 。
(2)完成下列物质转化,各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实践与应用]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方法生产氢氧化钠
(3)某化工厂计划生产16t氢氧化钠,请计算:
①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②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t。
(4)工业生产中可制得含NaOH溶质质量分数约为45%的液碱产品,经进一步处理还可以制得固体氢氧化钠产品。请根据已有知识,对"进一步处理"中使用的方法提出设想并简要说明理由。
(5)工业固体氢氧化钠质量指标如图所示,请对产品中的杂质来源作出合理分析。
工业固体氢氧化钠质量指标 (合格品) 氢氧化钠(NaOH)/%≥98.0 碳酸钠(Na 2CO 3)/%≤1.0 氯化钠(NaCl)/%≤0.08 |
碳酸钠: 。
氯化钠: 。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说明:NaHCO 3饱和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他连接装置略)
实验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用A、C装置制取氧气,所需药品是 。
实验二:制取较纯净的CO 2并探究其性质
[药品准备]将30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为9%的稀盐酸
(3)计算加入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0g/cm 3)
(4)配制稀盐酸时所需仪器有 (填序号)。
①量筒 ②玻璃棒 ③蒸发皿 ④胶头滴管 ⑤烧杯 ⑥托盘天平
[操作步骤]
步骤一:在A装置中加入足量石灰石,依次连接A、B、C装置,再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一段时间后,经检验A、B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净。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步骤二:待A中反应停止后,拆下C装置,再将D装置与A、B连接,关闭活塞K, (补全实验步骤),在D中收集实验所需的较纯净的CO 2。
步骤三:打开活塞K,用一支50mL注射器从D中缓慢抽取20mL CO 2,关闭K,再抽取20mL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溶液,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器的针孔,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 。
[问题交流]步骤一中能充分证明A、B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净的可靠方法是 。
[后续探究]……
取一定量的硫酸铵固体于烧杯中,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7.1g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请计算:
(1)生成氨气的质量。
(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取一定量白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由此小明得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讨论交流]有的同学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成分,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Ⅰ:取实验一中的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
[实验结论] 综合以上探究, 同学们通过讨论确定了白色粉末的组成,其可能的组成有 种情况。
[反思评价](1)步骤Ⅰ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2)下列物质能替代步骤Ⅱ中酚酞溶液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序号)。
①石蕊溶液
②氧化铜
③二氧化碳
④硫酸镁溶液
⑤稀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