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资料】氯化镁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A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 。
(2)B中没有明显的现象,该反应真的发生了吗?有同学提出,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填数字序号)
①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②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③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实验证明碱能与某些盐反应。
(4)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指示剂除外)
【作出猜想】经过讨论,大家作出两种合理的猜想:
①NaCl;②
【实验验证】将猜想②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
|
猜想②正确 |
老师提醒同学们,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溶液仍要密封保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 。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 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 。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 。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 。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 克。
(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断血流滴丸主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x)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已知木犀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请计算:
(1)x的值为 ;
(2)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①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 。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③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 |
实验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碳酸钠 |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结合图1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代号),可用 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图2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 。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 ,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 气体应从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 (填物质名称)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