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物质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BaCl2溶液 |
加稀硫酸后的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
白色沉淀 |
(1)实验②中的现象是 .
(2)小杨同学认为实验①不反应,小康同学不同意小杨同学的观点,认为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
经小组讨论,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观察到上述实验试管中的现象 (选填“红色消失”或“红色不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后,同学们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 (填化学式)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王鸿同学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实验时在该装置试管内靠近管口位置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请你帮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同学们欲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获得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选用装置②、④外,还选用了装置⑥两次,装置⑥中的液体依次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其作用分别是 、 ,气体应从装置⑥的(填"E"或"F") 端进入。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干电池是一种锌锰电池,它的构造是:负极为锌做的圆筒,正极是一根碳棒,它的周围被二氧化锰,碳粉和氯化铵的混合剂所填充,其结构如图1所示。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从废旧的干电池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并制备硫酸锌固体。
Ⅰ:设计回收二氧化锰的流程如图2所示:
(1)操作①和操作②的名称都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上述操作中灼烧滤渣的目的是 。
(3)为了有效回收、利用二氧化锰,小茗同学用回收的二氧化锰与双氧水来制取氧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制备硫酸锌固体的实验步骤:
①将剪碎后的锌皮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②将滤液加热浓缩,得到热的饱和溶液
③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④降温结晶
⑤过滤,得到ZnSO 4•7H 2O晶体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
(2)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Ⅲ: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请你指出对废旧干电池的处理意见(只填一条): 。
如图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D属于金属氧化物,M是一种常见的酸,N是一种黑色固体,G是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M 。
(2)写出②的反应类型: 。
(3)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一条生活中G的常见用途 。
盐酸可以除铁锈。
(1)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用B、E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3)用B、D装置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用F装置代替C装置收集气体时,先将F装置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①”或“②”)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