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活动课中,同学们对过氧化钠可为潜水、宇航等缺氧环境工作人员提供氧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同学们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实验装置后,发现除生成氧气外,还有固体物质存在。老师介绍说,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盐。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化学式为Na2O2。
常温下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还能与盐酸等物质反应生成氧气。
【猜想】反应后的固体是:
I.碳酸氢钠;Ⅱ.碳酸钠;Ⅲ.碳酸钠和过氧化钠
【讨论交流】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为猜想Ⅰ肯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步骤一 |
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
猜想Ⅱ成立 |
步骤二 |
取少量步骤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
写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小华认为,直接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就可以验证猜想。同学们认为这样做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室有五瓶标签损失的物质A、B、C、D、E,它们分别是硫酸铜固体、氯化钠固体、硫酸钾固体、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请根据下列操作鉴别它们:
D: (填化学式);E: (填化学式).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A为 ,B为 ,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 (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为 ,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 性,铁锅存放不当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
(2)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纳米级铁粉在空气中易燃烧,其生成物的名称为 .
②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奥运会于今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举行,奥运五环旗将在南美洲上空飘扬,现有A﹣E分别为盐酸、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氧化铜的五种常见物质,存在类似“奥运五环”的如图图示反应关系.已知常温下相连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其中B常用于除铁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 ,D .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用铜块制成铜片、铜丝利用了铜的 性。钢铁制品容易发生锈蚀,在其表面涂油漆的防锈原理是 。
(2)把两块大小相同且洁净的铁片、铜片分别投入浓度相同的稀硫酸中,请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3)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4)自行车用到大量铝合金材料,外形美观,材质轻硬、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以作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任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