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文摘 |
理解 |
A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描述中有物理变化 |
B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描述中有化学变化 |
C |
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
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
D |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
A.AB.BC.CD.D
次氯酸钠(NaClO)是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可用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来制取,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则X 的化学式为
A.HCl | B.H2 | C.NaCl | D.HClO |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KClO3是氧化物 |
B.化学变化往往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均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密切,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
B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C |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