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2)现象①③中的红色固体是同种物质,请写出现象①的化学方程式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  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现象③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32+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洗涤的目的是  

②向白色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

  

Ⅱ.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32+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沉淀是CuCl。

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222222溶液反应能生成CuCl,改进的方法是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  2溶液反应的影响。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g氧化镁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2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1.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2.还可用更简便的方法检验Cl2的存在,该方法是  

[拓展应用]

1.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  (填化学式).

2.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 MnCl2+  +Cl2↑.

24g某氯化钡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

(2)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高铁酸钠(化学式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钠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高铁酸钠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高铁酸钠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  g高铁酸钠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是2.8g。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

步骤一

实验

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

步骤一

实验

步骤二

[探究与结论]

(1)实验Ⅰ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与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拓展延伸]现有资料卡片中的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Ⅲ的操作为  ;看到的现象是  

[交流反思]根据该资料卡片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总结出的规律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