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

(1)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装置F需要改进的是 。
为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我们经常用75%酒精消毒,乙醇俗称酒精,请计算:
(1)乙醇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
(2)9.2g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
在150g烧杯中加入100g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50.4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 作用。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①下表是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水) |
31.6 |
63.9 |
110 |
169 |
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选填"变大"或"变小")。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能将该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②探究20℃时配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向硝酸钾中分批加水,充分搅拌,现象如图所示

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可能是 (选填编号)。

③取等质量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最终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乙大于甲。

40℃时,甲的溶解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根据本实验结果,能否判断40~80℃间甲、乙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随温度影响更大 (选填"能"或"不能")。
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小丽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并对它进行了推理和判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写一个),D和E反应的现象是 。
(2)B的化学式是 (写一个),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 ,②的微观实质是 。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