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取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甲同学认为滤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家一起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氢氧化钠、碳酸钠
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 。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甲同学 |
加入足量 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一 成立 |
乙同学 |
加入碳酸 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一 成立 |
丙同学 |
加入无色 酚酞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猜想一 成立 |
[实验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滤液中不含 ;乙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丙同学的实验错误,原因是 。
[得出结论]综合 两位同学的实验和现象,可证明猜想一成立。
[反思迁移]①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用两种盐溶液及相应的实验操作,也可确定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这两种盐溶液可以是 。
②在制取某物质时,除了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还需要注意 。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50℃;②饱和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④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装置A可作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因为 且反应条件均不需要加热;
(2)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 ;
(3)装置G中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湿的pH试纸显示pH约为5,干的pH试纸显示pH为7,同学们可得到的结论是 .
(4)若装置H中溶液为饱和状态,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 .
(5)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
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 ;
[实验与结论]小滨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 ,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锌粒来代替酚酞试液.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试按要求填空.
(1)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炼铁的化学原理是(写化学反应式)
(3)实验中首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
(4)装置的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目的是 .
如图为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已知:①五种物质中均含铜元素,且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②A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黑色物质B;③X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④X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得到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⑤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 E.试推断:
(1)E的化学式是 .E与某种酸反应可实现E→X转化,该酸的名称是 .
(2)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的化学方程式: ;
②X→A的化学方程式: .
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滤纸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2)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中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重水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试回答问题:
①1925年我国化学家 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第Ⅲ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Ⅴ中所加试剂是 。
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选择A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选择B装置也能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理由是 。与A装置相比,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活动时,选取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产生了许多废液。于是他们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红的猜想:废液中只有CaCl2;小丽的猜想:废液中还有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设计与实验]①小红做了一组对比实验:取等质量的废液和CaCl2溶液分别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发现溶液都不变色,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红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
②针对小丽的猜想,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一 |
二 |
三 |
实验操作 |
|
|
|
预期的现象 |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7 |
|
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废液中含有HCl |
废液中含有HCl |
废液中含有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③小牛对上述探究活动思考后,认为利用酸的化学性质还可以设计不同方案探究小丽的猜想:
操作步骤 |
预期的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 |
|
废液中含有HCl |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得出废液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HCl。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探究活动进行了如下反思:
①小强认为方案一中存在操作错误,错误的操作是 。
②小敏认为方案三不足以证明废液中含有HCl,理由是 。
③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后的废液不能直接排放,理由是 (写一点)。要想从废液中得到CaCl2固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