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约800℃,得到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似黄金),其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赤铜矿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区分黄铜与黄金,可用酒精灯灼烧,若看到 ,则是黄铜;若表面无现象,则是黄金;
(3)气体A中除CO2外,还有一种气体是 (填化学式);
(4)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①ZnCO3═ZnO+CO2↑
②C+2ZnO═2Zn+CO2↑ ③ ;(木炭粉与赤铜的反应)
已知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在反应②中,ZnO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块金属,所含原子个数最多是_______ ___。(填化学式)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钠为23,镁为24,铝为27。)
请写出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7价,变为反应后的+6价和 价。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5个氢分子: 。 2个钠离子: 。
3个二氧化硫分子: 。
节假日,同学们一起到中华恐龙园游玩,发现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一路上闻到花香四溢,从微粒角度解释原因: 。
(2)路边看到许多广告,其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
A.“k”牌天然果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元素
D.为预防甲状腺疾病,请食用合格“碘盐”
(3)测定恐龙化石年代常用146C。常见的碳原子是126C,表示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146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若126C原子的质量表示为m,则146C原子质量为 (可用分数表示)。几千万年前某恐龙体内某个原子 (填“可能”或“不可能”)就在你我的身体里。
(4) 科学家考证出恐龙时期气候温暖,植物非常高大茂盛,可能是空气中 含量高于现代空气。
生活离不开水。常用的净水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煮沸、蒸馏、吸附、消毒等,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上述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净水时吸附常用的物质是 。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纱网相当于过滤实验用品中的 。
(3)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最常用方法是 。
(4) 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①④② | D.①③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