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 。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2)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有 (填序号)。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编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有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 能;
(3)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极少部分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解离而得到H+和OH﹣,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与水分子相比,下列对水合氢离子描述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4)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序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 示意图 |
|
|
|
|
|
反应前质量/g |
68 |
100 |
1 |
0 |
|
反应后质量/g |
0 |
x |
y |
z |
(1)由构成的物质中
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x+y+z=169 B.y+z=168
C.(100﹣x):z=32:64 D.(100﹣x):(y﹣1)=8:3。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
(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 (填“浓”或“稀”)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D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
(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元素的原子序数 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