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 。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2)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有 (填序号)。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工业上却可用CO2来制备甲醛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 ;
(3)此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是 。
(2)妈妈为小芳准备了米饭、红烧肉、高钙牛奶,请你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补充的营养素 (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3)细心的小芳发现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 (用文字叙述)。小芳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达到除去以为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近几年,由于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致使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只释放出大量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是干电池的截面示意图.废旧电池也是资源,将其回收利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 性.
(2)将电池填充物(MnO2、C及NH4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便可得到NH4Cl溶液.NH4Cl还可作化肥使用,属于化肥中的 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干电池中含有金属铜和锌.以下能证明Cu、Zn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际组合是 (填序号).
A.锌、铜和稀硫酸 B.锌和氯化铜溶液 C.铜和硫酸锌溶液.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 ;
(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 ;
(3)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
(4)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Na 2CO 3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Na 2CO 3溶液显碱性,其pH 7(填"<"、">"或"=");
(2)Na 2CO 3可看成是碱和氧化物反应的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Na 2CO 3作为反应物之一,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