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结合如图所示玻璃仪器,回答问题。

(1)可用作热源的是  (填序号),若往仪器E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  (填“平”“立”或“斜”)放。

(2)若用仪器A和D稀释浓硫酸,则D的作用是  ,若用仪器A和D进行过滤操作,还必须用到上述的一种仪器是  。(填名称)。

(3)若某气体只能用F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湘潭市各学校开展全域喷洒低浓度“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次氯酸钠),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流程如图所示,其中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俗称烧碱,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步骤Ⅰ中主要的操作名称是  

(3)步骤Ⅱ中,通常用碳酸钠来除去滤液中的氯化钙杂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不能加入NaCl的原因是  

某学校化学实验室有一杯含盐酸和氯化铜的废液,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9.8g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1)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  克;

(2)109.8g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是  克。

(3)计算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反应后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小明在化学实验室清点化学药品时发现一包粉末状固体,这包粉末状固体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钡、硫酸钠、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其成分,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粉末状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未溶固体A和上层无色清液B.小明根据上述现象确定粉末状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

(2)进一步探究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BaCO3 Ⅱ:  Ⅲ:BaSO4

[实验与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相关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  

  

猜想Ⅱ正确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可以确定粉末状固体中一定含有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E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小华同学已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他还需要选择的装置或仪器有  (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华利用上述收集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导致其不纯的原因可能是  (任写出一点);

(3)实验室利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混合制取硫化氢气体,通常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这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温室气体(CO2)排放日益增加,为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人造树叶”。假设每1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880g并转化为乙醇(C2H5OH),对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一定条件 ¯ C2H5OH+3O2.请回答:

(1)写出该研究的一点意义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4g CO2,则一升“人造树叶”一天吸收的CO2相当于  棵树吸收的CO2

(3)1升“人造树叶”工作一个月(按30天计)可得到乙醇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