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的阻值,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 、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若干导线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断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较大且几乎不变,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路故障可能是 电阻断路 。
(3)排除故障后,测得多组实验数据。各组数据对应的点已描在图丙中,请在图中画出 的 图线。由图可得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电流表的电阻虽然很小,但也会影响本实验中 的测量结果。用图丁的电路进行测量可消除这个影响,
为定值电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图丁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
②闭合开关 ,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和电流表的示数 ,
③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和电流表的示数 ;
④可得待测电阻 (用 、 、 和 表示)
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 ,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 与钩码质量 ,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 。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 取
表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钩码质量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度 |
6.0 |
7.2 |
8.4 |
9.6 |
10.8 |
12.0 |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力 |
0 |
0.3 |
0.9 |
1.5 |
||
弹簧伸长量△ |
0 |
1.2 |
3.6 |
6.0 |
(2)请在图 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 跟弹簧伸长量△ 的关系图象。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 。
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 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 为凸透镜的光心, 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 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 。
(3)实验中当物距 等于焦距 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
B. |
.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
C. |
.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
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 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下的拉力 作用下,使重 的建筑材料 在 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 ,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移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 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 做功的功率为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拉力 的功率 。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 保持不变,电阻 的阻值为 ,电阻 的阻值为 .当开关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求:
(1)电流表的示数 ;
(2)电源两端的电压 。
阅读《洛阳桥》回答问题。
洛阳桥被誉为"福建桥梁状元"的洛阳桥坐落于福建泉州洛阳江上。又名"万安桥",如图1所示。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1053年,工程历时七年。桥原长1200多米,宽约5米,有桥墩46座,扶栏500个,石狮28个,石亭7座,石塔9座,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由当时的郡守蔡襄主持兴建。洛阳桥的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水深流急,建造桥基十分困难,桥基随时可能陷落坍塌、甚至被冲入海。洛阳桥的建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影响深远。像近代桥梁的"筏形基础",在国外尚不足百年;"浮运架梁法"今日还很通行;"种蛎固基法"将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堪称绝妙。关键性的工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首先在江中沿桥址中线,向江中抛填石料,形成一条横跨过江的矮石堤。石堤宽约25米,而长度达500余米。然后,匠师们利用洛阳江里盛产牡蛎这一自然条件,在矮石堤上散置蛎房。由于牡蛎繁殖力强,石堤里外间隙,成片成丛、密集繁生,两三年时间,就将原本松散的石堤胶结成一牢固整体。同时,石堤经受浪潮往复冲击,逐渐密实,底层石料嵌入流沙,使整条石堤变得格外稳固。这样筑成的桥墩底盘,用作桥基,即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所谓"筏形基础",既增大了基础的面积,又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在"筏形基础"上,再用巨型条石,齿牙交错,互相叠压,逐层垒砌,筑成桥墩,墩的上下游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墩基间亦置大量牡蛎胶粘,潮汐来去,不能冲动。两墩间净孔,约在一丈五六尺。沿岸开采的石梁,预先放在浮排上,等到两邻近桥墩完成后,即趁涨潮之时,驶入两桥墩间,待潮退,浮排下降,石梁即可落在石墩上,全桥石梁300余条,每条约二三十吨重,皆"激浪涨舟,浮运架梁"而成。
洛阳桥的建成,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历经地震、飓风、水患和战争,洛阳桥经受了几百年的考验,依然屹立,堪称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伟大创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经勘测发现某地块承载能力比较薄弱,如果要在该地块建筑一座高塔,容易发生局部沉降或坍塌。为了避免发生局部沉降和坍塌问题,请你借鉴洛阳桥成功建桥的经验,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并写出你的理由。
(2)如图2所示为洛阳桥船型桥墩的示意图,水流在桥墩前一分为二,沿柱面两侧向后流动。
①请写出洛阳桥桥墩被设计成船型的优点;
②请你展开想象,就洛阳桥船型桥墩的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