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
(1)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用 进行测量,测量时钩码必须处于 状态;
(2)他们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了处理,通过分析发现有一次测量数据存在问题,这个数据是 ;重新测量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
|
|
100 |
1 |
10 |
200 |
2 |
10 |
300 |
1.5 |
5 |
小明和小华分别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小明实验的电路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
(2)小明第1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为 。
(3)小明测量的数据如表一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表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 |
2.0 |
2.5 |
|
电流 |
0.30 |
0.41 |
0.52 |
表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 |
1.5 |
2.0 |
2.5 |
电流 |
0.30 |
0.20 |
0.10 |
(4)小华测量的数据如表二所示,则小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 不变, 是定值电阻, 是最大阻值为 的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当 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求:
(1)电阻 的阻值;
(2)滑片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
制作豆腐过程中,要用重物把豆腐压实,如果重物对豆腐的压力为 ,受力面积为 .压实后, 豆腐的体积为 .求:
(1)重物对豆腐的压强;
(2)豆腐的密度。
小红和爸爸散步时,看见小区内的一种健身器械坐拉器,如图甲所示,为了对它进行研究,小红简化了它的结构,画出了它的模型图,如图乙所示。她发现坐在坐拉器座椅上的人,用力向下拉动手柄A时,操作杆AB会绕着转轴O转动,连杆BD拉动杆OC绕转轴0转动,将座椅向上抬起,(g取10N/kg)
(1)小红让爸爸静止坐在坐拉器的座椅上,小红竖直向下拉动手柄,将爸爸抬起经过测量,手柄竖直向下移动30cm,座椅竖直升高9cm,用时5s
①小红利用坐拉器抬起爸爸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省功
B.一定定费力
C.爸爸越重,坐拉器的机械效率越高
D.爸爸被抬得越高,坐拉器的机械效率越高
②若爸爸的质量为60kg,利用坐拉器抬起爸爸的机械效率为90%,则小红抬起爸爸所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2)小红想通过图乙的模型,估算自己坐在坐拉器上抬起自己的拉力。图乙中OA:OB=6:1,O′C:O'D=2:1,此时AB杆处于水平位置,BD杆垂直于杆AB和O′C,BD杆对AB和OC杆的拉力均沿着BD,且大小相等。若手臂对手柄A的拉力方向和人的重力方向视作同一直线,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忽略坐拉器的自重、转动时的摩擦和座椅的尺度,若小红的质量为40kg,则此时小红让自己保持图乙的状态,需要对手柄A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多大?
某小组同学准备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图甲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他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为0.7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继续探究,把所测数据填在了下表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0.7 |
1 |
1.1 |
1.5 |
1.7 |
电流I/A |
0.18 |
0.20 |
0.26 |
0.30 |
①图乙中电流的示数为 A。
②图丙是以电流Ⅰ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他们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象,并标记为a。
(3)图丙中b、c、d三条I﹣U图象,是其他组同学选择5Ω、10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按图甲电路测量数据所画。
①单独分析图丙中每条I﹣U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②该小组同学发现,分析图丙中的I﹣U图象,还能得到:"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请写出分析方法: 。
③验证②中的规律,该小组的同学选择了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准备分别接入图甲电路,测量电流进行探究,有同学提议:既然探究时需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图甲中可以不用连接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他们按照提议分别将三只电阻由小到大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读出电流表示数分别为0.42A,0.24A,0.13A,发现无法验证②中的规律。于是他们计划仍按图甲进行探究,分析测量数据后,选定准备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为确保完成验证,则这个电压值U的范围为 。
A.1.5V<U≤3V
B.1.3V<U<2.1V
C.1.3V<U≤2.6V
D.2.1V<U<2.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