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束光线 AO 与水平方向成 30 ° 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

(1)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 OB

(2)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折射光线 OC 的大致方向。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干爽与潮湿

水面上方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过程:一方面,水分子从液面飞出来,另一方面,有的水分子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

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半后,把瓶盖拧紧,随着水的不断蒸发,水面上方的水分子数目不断增多,回到水中的水分子也逐渐增多,最后,当气态水分子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数等于从水面飞出的水分子数。此时,水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大,水蒸气产生的压强不变,谁也就不再减少,水与水蒸气间达到平衡状态,蒸发停止。

处于平衡状态的水蒸气叫水的饱和汽。在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水的饱和气压 P 0 P 0 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运动加剧,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原来的平衡被破坏,液体能继续蒸发,水蒸气的压强继续增大,直至到达新的平衡。

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们对与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 P 1 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 P 0 的比值 ( P 1 P 0 ) 。因此,人们用 R k = P 1 P 0 来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 R k 越小,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快,感觉干爽; R k 越大,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得越慢,人就感到潮湿。

(1)水蒸发时,  (有 / 没有)水分子从空气进入水中。

(2)下列能表示水的饱和气压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3)文中半瓶矿泉水上方形成了水的饱和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分子不再从水面飞出

B .水蒸气的压强小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

C .温度升高时,水蒸气的压强增大

D .温度升高,水面上方再次形成饱和气压后,从水中飞出的分子数大于回到水中的

(4)6月1日,我市早晨6时气温为 15 ° C R h = 0 . 96 ;下午14时气温为 25 ° C ,若当天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 P 1 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下午14时 R h 可能大于1

B .下午14时 R h 一定小于0.96

C P 1 大于 15 ° C 时水的饱和气压

D .人感觉下午14时比早晨6时潮湿

(5)用短文中知识,解释在潮湿天气里衣服不容易晾干的原因。答:  

小华做测量电阻的实验,电源电压为 6 V ,滑动变阻器标有“ 20 Ω 1 A ”字样。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的滑片移动  端。

(3)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准确测量这一电压,接下来小华应进行的操作是  

(4)实验中,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突然变为0,而电流表示数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5)如表五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不是本实验中测得的,它是第  (填写表格中表示序号的数字)组,你判断的依据是  

序号

1

2

3

4

5

U / V

1.0

2.0

3.0

4.0

5.0

I / A

0.10

0.19

0.30

0.40

0.51

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  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  的距离,结果为 10 . 0 cm

(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 A 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当蜡烛距透镜 5 . 0 cm 时,光屏上  (有 / 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  (光屏 / 蜡烛)一侧。

(4)小明用 LED 灯做成字母“ F ”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透镜 15 . 0 cm 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 F ”。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  ;移去光屏,在光屏左侧看到像的形状为  

小刚做“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他先在空气中测量圆柱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再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注有 35 . 0 mL 水的量筒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F 和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 V 如表:

次数

1

2

3

4

5

6

F / N

1.0

0.9

0.8

0.7

0.6

0.5

V / mL

10.0

20.0

/

40.0

50.0

60.0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2)第3次测量时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mL

(3)第3次实验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F    N

(4)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 F - V 图线。

(5)如改用酒精做实验,在图丙中在画出对应的 F - V 图线,并在图线上标注“酒精”。

如图甲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图乙中温度计放置正确的是  

(2)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  

(3)如图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水的沸点为   ° C

(4)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减少加热时间,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 .加大酒精灯火焰 B .用初温较高的水

C .增加烧杯中水量 D .给烧杯加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