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1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福建省莆田市】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CuSO4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 7(填“<”“>”或“=”)。
(2)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其对应的酸为 (填化学式,下同)、碱为
(3)CuSO4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号A+B→C+D的化学方程式: 。(4)CuSO4作为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其化学方程式:

【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C+D。
(1)若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2)若A、C均是含同种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且A有毒性,D能被磁铁吸引。
①C的化学式是 ,其固体俗称
②D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的 性。
(3)若A、C是都是金属单质,B、D都是盐,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 (选填“<”或“>”)C。

【2015年广西省桂林市】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它们由H、O、C、Cl、Na、Ca、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丙与甲、乙、丁都能发生反应。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按右图所示相互滴加,现象为: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冒出;③无明显现象。

(1)甲、乙、丙、丁都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试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试管③滴加的溶液溶质可能是 (填化学式,下同)或

【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用如图实验方法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的混合物A,根据操作流程完成下列问题:

(1)B物质是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经分析上述方法分离出的F含杂质,请对该设计方案加以完善
(4)若用原操作方法,要测出混合物A中NaCl和CaCl2的质量比,不称量D,可通过称量 的质量求解.

【2015年湖北省荆州市】有一种固体混合物质M,其中只可能含有Na2CO3、NaN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①取少量M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操作②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1)M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2)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操作①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AgNO3溶液,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