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图1所示几个阶段。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 ,这样得到的是“粗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Ca2+、SO42﹣、Mg2+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
(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2):
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海水提镁流程:
,写出其中任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取氯化镁历经 a、b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
(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 (填字母)。
A.过滤法 B.沉淀法 C.多级闪急蒸馏法 D.分解法
现有相同质量且相同形状的锌和铁两种金属,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M代表 (填“铁”或“锌”)。
(2)请写出锌和铁两种金属中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较快的化学方程式: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现向一支盛有少量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1)可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是:有 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从微观层面分析,沉淀是Cu2+与OH﹣相互结合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 。
(3)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图中a点对应的甲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当温度为t 3℃时,要将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100g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 g甲固体(不含结晶水)。
图中A、B、C、D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两种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填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2)以上结构示意图中, (填字母代号)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3)D中x= 。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铝离子 ;(2)小苏打 ;(3)三氧化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