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NH 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 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Ca(OH) 2微溶于水,CaCl 2溶液显中性,NH 4Cl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a"或"b");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 石蕊试纸(填"红色"或"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Ca(OH) 2、NH 4Cl和CaCl 2
猜想II:Ca(OH) 2和CaCl 2
猜想III:NH 4Cl和CaCl 2
猜想IV:只有CaCl 2
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 。
【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 I (填一种猜想)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NH 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III正确。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
(本题共9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中的长颈漏斗还可改为分液漏斗,即可控制反应的;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4)可用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本题共3分)我市荥经县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同一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试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是:;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制成不同的物质,如乙二醇、甲醇[CH30H]。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不同的物质,你得到的启示是。
(本题共6分)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把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 SO2+X↓+2H2O
(1)写出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硫化氢与浓硫酸反应过程中,下列哪些量保持不变:;(请选择字母编号填空)
| A.原子种类 |
| B.分子种类 |
| C.原子个数 |
| D.分子个数 |
E.所有元素化合价
F.元素的种类
(3)若尾气中含有硫化氢气体,小明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不能用浓硫酸来吸收硫化氢气体,请问小明的理由是:。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
或(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在2014年全国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分子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填序号,可多选,下同)。
A.鞭炮B.瓶装饮料C.书刊杂志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