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2)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3)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 能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性质 ;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He﹣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画出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20℃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12) 。
②20℃时,50g水最多溶解A物质(13)g,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4)。
③30 ℃时,在20 g水中加入5 g B物质,此时溶液是 (15)(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A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得到较纯净的A,可采用的方法是(16)。
⑤30 ℃时,将各100克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对剩余溶液分析正确的是 (17)。
a.溶液的质量:B<C b.溶质质量分数:B<C
c.溶剂的质量:B<C d.溶质的质量:B<C
使用“S—诱抗素”可以延长鲜花盛开的时间,它的化学式为C15H20O4,请回答:该物质由(9) 种元素组成。C15H20O4的摩尔质量是(10),0.2mol C15H20O4中有(11)个碳原子。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1);(填写化学式)
②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2);(填写化学式)
③农村用草木灰作为化肥,它的主要成分是(3),(填写化学式)用它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片,看到火焰的颜色呈(4)色;
④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5),(填写化学式)它属于(6);(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⑤工业上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7);
⑥写出电解水制取氢能源的化学方程式(8)。
化学实验中常出现异常现象,我们要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①做粗盐提纯的过滤实验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⑻。
②某同学将BaCl2溶液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时,发现冒出气泡,则BaCl2溶液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⑼ 。
③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装置气密性良好)。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作出假设:
假设Ⅰ: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⑽。
假设Ⅱ: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混有HCl气体。
为验证假设Ⅱ,将气体X通过下图进行实验,两试管中的现象是⑾ ,A试管的作用是 ⑿,说明假设Ⅱ成立。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⑶。
②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⑷,若要收集较纯净O2选用收集装置是⑸。
③上图中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有: ⑹(填写上图字母序号)。
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在装置E中制取氢气,反应中关闭活塞K,反应就会自行停止的原因是 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