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旧报纸应投放到贴有如图 (填字母)标签的垃圾筒内。
(2)为增强纸张的耐磨性,可用玉米淀粉对纸张进行施胶处理。玉米淀粉[(C6H10O5)n,n为正整数]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废水,需处理至中性后排放。环保监测小组取某造纸厂废水样品过滤,为测定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20.0g滤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步骤2: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呈 色。消耗硫酸溶液3.92g。
计算废水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表明气体已集满的现象是 。
(5)F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瓶中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
(2)B中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3)C中两支试管内产生气泡速度不同,由此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 。
(4)D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 种情况。
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所属物质类别是 (填“酸”“碱”或“盐”)。
(2)C的化学式是 。
(3)F的一种用途是 。
(4)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1)青铜是铜锡合金,其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某些铁制零件防锈措施是涂油,其防锈原理是 。工人师傅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业,可增加飞机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这是利用了铝合金 (答一点即可)的优良性能。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后,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