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后,为了进一步探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小明用如图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药品和器材进行实验,老师对实验的建议:①每组实验氯酸钾用量可取4克,二氧化锰质量不宜超过2克。②实验设计4组。

(1)结合老师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结束后,小明回收了二氧化锰,如果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验证二氧化锰的   保持不变。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步骤的探究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装置常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2)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A、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②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③在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若要用C装置盛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

某学习小组欲测定刚配制的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采取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1:取100gBaCl2溶液,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并测得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m1g;

方法2:取100gBaCl2溶液,加入m2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Na2SO4溶液,恰好使BaCl2溶液完全沉淀;

已知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aCl2=208 Na2SO4=142 AgCl=143.5

(1)请任选一种方法计算该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如果采取上述两种方法,可推知a=  (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物质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BaCl2溶液

加稀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1)实验②中的现象是  

(2)小杨同学认为实验①不反应,小康同学不同意小杨同学的观点,认为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

经小组讨论,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观察到上述实验试管中的现象  (选填“红色消失”或“红色不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后,同学们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  (填化学式)

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  (填化学式),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Ⅲ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

①收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  

A.只有①B.只有②C.是①和②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NH 4Cl和KNO 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10

30

50

70

溶解度/g

NH 4Cl

33.3

41.4

50.4

55.2

KNO 3

20.9

45.8

85.5

110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可知,50℃时,NH 4Cl的溶解度为   g.

(2)NH 4Cl和KNO 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 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4)烧杯中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 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g

(5)某同学欲验证NH 4Cl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   现象得以验证.

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

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