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1)小然同学设计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滴入适量浓氨水后,观察到酚酞试纸,原因是 .
②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 ,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有一袋白色粉末,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为了探究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 ,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②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
锥形瓶内物质 |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
|
名称 |
质量/g |
||
Ⅰ |
碳酸氢钠 |
0.10 |
V1 |
Ⅱ |
碳酸钠 |
0.10 |
V2 |
Ⅲ |
白色粉末 |
0.10 |
V3 |
[解释与结论]
③实验I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表中V1 > V2(填“>”、“<”或“=”);
⑤若V1>V3>V2,则白色粉末物质为 .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晒盐”过程中可得到粗盐和卤水.粗盐中常含有多种杂质,必须对其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卤水经常用作工业制镁的原料.
(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在三步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若要除去食盐固体中含有的少量CaCl2杂质,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晶体.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
(3)在一烧杯中盛有Mg(OH)2和MgCl2的混合粉末6g,向其中加入20g水,经充分溶解后,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稀盐酸30g时(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已知某固体样品A可能是NH4NO3和Mg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Na2SO4,BaCl2,CuSO4、K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将气体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 色.
(2)沉淀F的化学式为 .
(3)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写离子符号).
(4)写出步骤③中生成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 .
(5)在溶液H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种.
(6)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至右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下列有关氧气制取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B、C,D之一)
A.实验室制氧气时,应先加入药品,再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B.在此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用干燥纯净的氧气对纤维素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实验(资料显示纤维素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装置按"氧气→D→A→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完全充分进行)。装置D的玻璃管中放入纤维素试样的质量为wg,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A的质量增加ag,装置C的质量增加bg,则纤维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若实验中使用的氧气未干燥,这样测算出的纤维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与实际值比较将 (填"偏大""偏小""基本一致""无法确定"之一)
(3)用一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某铁的氧化物(Fe xO y)试样的元素组成比例,所选装置按"混合气体→A 1→D→C→A 2"的顺序连接(A 1、A 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
A 1中浓硫酸 |
D中玻璃管内固体 |
C中溶液 |
反应前质量 |
150g |
14.4g |
200g |
反应后质量 |
152.7g |
11.2g |
213.2g |
①请选择合理数据计算Fe xO y中x:y= (填写最简整数比)。
②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 。
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烧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原因是 。
(3)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aCl的溶解度 Na2CO3的溶解度(填写“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t1℃时,50g水中加入10g Na2CO3,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t1℃时,将不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写“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向100g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