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Cu 2(OH) 2CO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量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
(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
(2)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探究】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制取纯铜.
查阅资料:Cu 2(OH) 2CO 3+2H 2SO 4═2CuSO 4+3H 2O+CO 2↑
Cu 2(OH) 2CO 3 2CuO+H 2O+CO 2↑
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分析评价】①步骤Ⅱ反应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③步骤Ⅴ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 (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 (任答一点).
小明同学对标签上只能看到"
"的某瓶无色溶液(如下图)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猜想其溶质可能是:
①
②
③
(1)根据溶解性可知,以上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2)小明同学直接向试剂中加入几粒锌粒,根据现象确定其溶质是
,并给试剂瓶贴上"
溶液"的标签。
(3)请你指出小明同学实验操作中存在的明显错误。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Ⅰ:固体是
;
Ⅱ:固体是
和
;
Ⅲ:固体是。
【查阅资料】
的水溶液呈碱性。
、
、
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实验】为确认猜想Ⅱ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Ⅰ. ……;Ⅱ. 无色液体是Ba(OH)2溶液;Ⅲ. 无色液体是H2SO4溶液。
【实验探究】
(1)请你也加入兴趣小组一起探究,完成猜想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Ⅱ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猜想Ⅲ,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拓展应用】
(4)请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从而使皮肤肿痛。小明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作甲酸,化学式为
;蚁酸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只生成两种氧化物。
【提出问题】蚁酸分解产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 水和二氯化碳②水和一氧化碳③……
猜想有水生成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小明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所示装盟,确定产物中除水之外的另一种氧化物。
(1)实验时
中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①(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2)实验时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装置
的作用是。
【反思评价】从环境角度分析,该装置的缺陷是。
一种"环保石头纸"开始被人们使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班同学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环保石头纸"带到实验室,完成了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环保石头纸"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假设"环保石头纸"中的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又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2)实验二: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小刚同学想探究该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①:
、
和
;
猜想②: ;
猜想③: 和 。
同学们经过讨论排除了猜想,理由是。
有同学认为小刚的猜想不全面,又提出猜想④:
和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猜想成立。请你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实验二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
|
猜想④成立 |
(3)实验结束后,未经处理的废液(填"能"或"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