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脱氧中的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固体)
(1)Fe(OH)2读作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某同学自制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I:
请回答:操作I的名称是 ;乙在净水中的作用 ;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II:将乙烘干后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
①反应①的条件是 ;
②金属A与B的活动性:A B(填“>”、“<”或“=”);
③区别溶液C与溶液D中物质的方法是 ;
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气和一种叫氢氧化钾的物质,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1)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NaOH溶液能够快速吸收二氧化碳,则装置C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装置A、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只用D、E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如下图所示)。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会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是研究气体、利用气体的基础。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 |
![]() |
![]() |
![]() |
![]()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1)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要说明你的改进措施。
(2)从上述仪器中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仪器,写出它的名称,简要写出它的用途。
(3)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经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请分析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下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如图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