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t2℃时,配制1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  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  物质;

(4)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  (填序号)。

A.b点→a点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配制5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g。若把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1)配制76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g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需要mL水。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色,pH7(填“>”、“<”或“=”),向锥形瓶逐滴滴入(1)配制的稀盐酸并振荡,至溶液恰好褪成无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请用文字叙述一例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或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0,娄底2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
氯化钠 40g,水 41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42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3

(10年云南玉溪24分) 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20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⑵ 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无溶质析出的是
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⑷ 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0株洲26).(4分)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把46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 B(填“>”、“<”或“=”,下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若把t3℃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