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妈妈为小华准备了一份晚餐,有米饭、清蒸鱼、豆腐汤、青椒肉丝、凉拌黄瓜。

(1)上述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2)烹调中使用了加铁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缺铁引起的  

(3)餐桌上的餐具有竹筷,塑料水杯、不锈钢勺子,其中塑料属于  (填“合成”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4)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提供能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R+6O2 6CO2+6H2O,请判断R的化学式为  

(5)小华洗碗时发现铝盆失去了金属光泽,这是由于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水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2)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有关“C15H10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C15H10O2”为有机物
②“C15H10O2”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③ 异黄酮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④“C15H10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五种物质中,可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填序号)。
③工业上可以用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丁和戊。该反应中,甲与乙的质量。(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④丁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氨气(NH3)。氨气和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尿素,同时得到生活生产中最常用的溶剂。写出生成尿素[CO(NH2)2]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利用如下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K1、K3,关闭K2,当D中出现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确定C中收集满CO2
(2)C中收集满CO2后,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中5mL浓NaOH溶液推入C中,观察到D中液体流入C中,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①小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认为应该在(填装置字母序号)之间增加洗气瓶E,其作用是
②改进装置后,小红认为要想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方案是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 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填序号) 。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
(3)某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G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将G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下列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
(1)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2)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上述物质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F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和水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氢氧化钠固体和水⑥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小组同学在探究Mg、Cu、Fe三种金属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将实验一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
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
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Ⅰ.下列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MgSO4 B.MgSO4、FeSO4 C.MgSO4、Fe2(SO4)3
D.CuSO4、FeSO4E.MgSO4、FeSO4、CuSO4

Ⅱ.确定滤渣中所含物质成分的实验方案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