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填“甲”或“乙”);
⑵某同学在t1℃时进行如图2实验,充分搅拌得到相应的液体①一③。①一③形成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⑶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⑷若固体甲中含少量固体乙,在提纯固体甲时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⑸若甲为KNO3,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
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
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
(4 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气体→()→()→()→()→F。
(3)若用右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2)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下图为CO2参与的一种“碳转化”。
①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
A.CaCO3 B.C2H5OH C.CO
②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将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 6H2C2H4+ 4______。
③将C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只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