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血红蛋白含有亚铁离子,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 2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常见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Fe 2+3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查阅资料]

①Fe 3+可与KSCN溶液反应,从而溶液会显红色,且Fe 3+的浓度越大,溶液红色越深:而Fe 2+遇KSCN溶液不会显红色。

②高锰酸钾溶液可以与盐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③稀硝酸可以将Fe 2+氧化成Fe 3+

Ⅰ.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检测该补铁药品中是否含有Fe 2+并探究Vc的作用:

①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 3+.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应该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

B.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

C.药品储存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

②加入新制氯水的作用是   

③药品说明书中"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请说明理由   

Ⅱ.乙同学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药品是否合格,反应原理为5Fe 2++8H ++MnO 4 ═5Fe 3++Mn 2++4H 2O.准确称量上述药品10.00g,将其全部溶于试剂2中,配制成1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经换算,用去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0.32mg。请回答:

④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⑤本实验所用固体药品   (填"能"或"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海水晒盐是氯化钠的主要来源,海水中还含有MgCl 2和MgSO 4等物质,如图是以上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

②将t 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 2℃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化学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查阅资料知道:①硼砂晶体(Na2B4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②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  

(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  

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 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

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3O 2 2N 2+6H 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  (填化学式)。

(2)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填序号)。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如图是用铜丝绕成的锥形螺旋罩,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随着铜丝罩的垂直下移,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完全熄灭。

(1)铜丝在空气中受热,表面会产生黑色的  (填化学式)。

(2)表面变黑的铜丝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气,又会变光亮的红色,这是因为黑色物质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很快散失,使酒精蒸气的温度低于  ,从而使酒精灯火焰熄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