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碳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在常温下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铵的成分存在疑问,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气不与碱石灰反应。

Ⅰ、检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碳铵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    (填离子符号)。

(2)根据实验现象,碳铵与浓NaOH溶液加热反应生成了  (填化学式)气体。

Ⅱ.测定碳铵中C元素和N元素质量比。在此过程中,用到如图1所示装置,请回答:

(3)给碳铵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实验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气球来收集尾气,还可以选用如图2所示的  (填序号)装置来处理尾气。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个﹣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如图示意的I、II、III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元素被氢气夺去,二氧化碳发生了  反应。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Ⅱ实现了  的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分子式  ,c和d的分子式是否相同?  ,二者是否为相同物质?  ,d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    (答出两条即可)。

现有一家庭使用纯碱样品,其中含杂质氯化钠(不含其它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15

12

12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50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10

10

10

完成下列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物态。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化学式

C2H4O2

C3H6O2

C3H6O2

X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  

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总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  7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是: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浓硫酸滴加到氯化钠固体中并小心的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发现有白雾,经查资料了解到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兴趣小组对产生的氯化氢(HCl)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了相关探究。

[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拓展应用]

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